羞羞动画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黄网站色成年片大免费软件_放荡的情妇

日常生活

四代“韓英”扮演者講述歌劇《洪湖赤衛隊》的故事

更新時間:2018-03-19 12:27:27 來源:aniluna.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洪湖水啊浪呀么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么是家鄉……”由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創排的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已經在全國各地上演超過1500場,不僅讓同名歌曲傳唱半個多世紀,也捧紅了王玉珍、李祝華、劉丹麗和馬婭琴四代“韓英”扮演者。
穿越時空代代傳唱“洪湖水”
  時至今日,每當聽到《洪湖赤衛隊》熟悉的歌聲,第一代“韓英”扮演者、老藝術家王玉珍還是激動不已。正是《洪湖赤衛隊》,讓她唱著“洪湖水”走出湖北,又從北京唱到全國。
  首排于1958年的歌劇《洪湖赤衛隊》,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初湘鄂西工農紅軍為擴大蘇區,與彭占魁的地主武裝白吉會展開英勇斗爭,并最終與紅軍主力勝利會師的真實故事。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北在全國乃至世界留下重要影響的文藝品牌之一。
  《洪湖赤衛隊》的第一場是在洪湖地區試演,得到洪湖人民的認可后,這才放心進京獻演。1959年,《洪湖赤衛隊》在北京首次亮相,便一炮而紅,“洪湖水”迅速唱遍大江南北。
  特別是第100場演進了中南海懷仁堂,幾乎達到了巔峰。時年65歲的周恩來總理,深情地說自己活到65歲,才找到了一首真正的革命抒情歌曲。1960年拍成電影后,其中的著名唱段《洪湖水浪打浪》傳遍大江南北,經久不衰,被譽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憑借深厚的舞臺功底和明亮甜美的音色,王玉珍在公開競選中脫穎而出,擔任“韓英”A角。為演好“韓英”,她曾6次到洪湖體驗生活,聽老革命、老紅軍講述當時的革命故事和經歷。在排練的過程中,王玉珍也被“韓英”和《洪湖赤衛隊》這個故事深深感動。“當你含著眼淚去化妝,再去演出,就不一樣了。”
  李祝華是第二代“韓英”的扮演者,也是《洪湖赤衛隊》復排導演,她介紹說,在1976年、1989年及1999年,劇院先后對《洪湖赤衛隊》進行了三次復排。
  這幾年《洪湖赤衛隊》幾乎年年進京演出,次次引起轟動。“2009年國慶60周年期間,為了給首都觀眾奉獻一臺精美的民族歌劇演出,我們舞美又增投資,樂隊編制再次擴大,演員陣容也做出了調整,堪稱集劇院精華,傾情打造的一次演出,使首都觀眾感受到了民族歌劇所煥發的嶄新生機。”李祝華說。
  在現代化舞臺技術及燈光的使用下,新版《洪湖赤衛隊》不僅讓老一輩觀眾重感革命氣息,同時也讓年輕的觀眾感到耳目一新。
四代“韓英”各有特點
  14歲進入湖北省歌劇團的王玉珍,一生的命運都因為《洪湖赤衛隊》而改變。“剛開始我并不喜歡這個劇,認為劇情太簡單,沒有起伏跌宕的劇情。”如今已經70多歲的王玉珍告訴記者,這是她最初的想法,但這一切都因她回到沔陽、洪湖,深入根據地體驗生活后而改變。王玉珍坦言:“碰上這樣的劇本,由我塑造了這個人物,奠定了我的人生,也改變了我的人生。”
  1979年第一次復排《洪湖赤衛隊》時,李祝華曾作為B角,與A角王玉珍同臺演出。1989年復排,李祝華獨立飾演,并成功演出了200多場,完美地塑造了第二代“韓英”。
  在舞臺上飾演“韓英”近20年,李祝華最難忘的還是王玉珍的悉心指導和無私。正是“傳幫帶”的優良傳統,讓她能夠塑造形象豐滿的“韓英”。
  原來,當年為了減輕王玉珍的壓力,劇組決定由李祝華演上半場,“每一次演完后,我就站在舞臺邊,仔細地學習王老師的一招一式。平時,王老師總是提醒我:演員的聲音、形象、表演都很重要,有空一定要多學習。”
  “在1999年第二次復排該劇時,是我出演‘韓英’。”第三代“韓英”劉丹麗透露,最初對演“韓英”感到壓力很大。
  “當時有幾位老洪湖赤衛隊員還健在,通過與他們面對面交流,讓我了解到許多沒有在劇本里展現的故事。”劉丹麗告訴記者,當時她下到湖里體驗生活的時候,雖然已是四五月份,岸上花紅柳綠,但湖中卻非常寒冷。“這讓我一下子聯想到劇中韓英的母親生下她時,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他們一家棲身在一個四面透風的破船艙里,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對我演好這個劇有很大幫助。”劉丹麗說。由于她是學戲曲出身,在表演中還融入了很多的戲曲表演元素。
  作為最年輕的“韓英”,70后的馬婭琴對那段紅色歷史的了解,其實僅限于課本。
  馬婭琴本是漢劇演員,2000年進入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后加盟歌劇《洪湖赤衛隊》劇組。赤衛隊員、姨太太、秋菊……馬婭琴參演《洪湖赤衛隊》近500場,從龍套演員演起,一點點積累經驗,一點點提高技藝。當然,經典“傳幫帶”的優良傳統也沒改變,馬婭琴被確定為“韓英”培養對象后,第二代“韓英”李祝華指導她表演,第三代“韓英”劉丹麗給她講戲。
  雖然馬婭琴從2008年就開始飾演“韓英”,但真正讓她大放異彩的,是2009年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那天,劉丹麗在演出前一個小時突然“失聲”,原定演龍套的馬婭琴臨時換裝匆匆登臺,“那一刻來不及多想,不管壓力有多大,都只能硬著頭皮上場!”這一唱,就是滿堂彩;這一唱,就連演了6場!后來,馬婭琴專程拜訪王玉珍,老人又一招一式地給予指點,令她的表演更加純熟。
“韓英”形象伴成長
  堅強、機敏、樸實、勇敢、冷靜是四代“韓英”扮演者對“韓英”性格的共同認識。
  王玉珍一直對這個角色心懷感恩:“她奠定和成就了我的人生。”的確,從1959年第一場演出開始,再到之后電影的拍攝,再到1979年的復排,王玉珍基本上都活躍在舞臺上。可以說,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獻給了《洪湖赤衛隊》。
  對李祝華而言,當年她曾是B角“韓英”,與A角王玉珍同臺演出。1989年第二次復排,她再次飾演“韓英”,并擔任復排導演,成功演出200多場。對第三代、第四代“韓英”扮演者,李祝華也傾注心血,一招一式地教她們。
  在劉丹麗眼中,自己出演的“韓英”,與前輩們塑造的形象比較還是有區別。在以前的版本里,由于歷史等原因,人物的情感展現得較少,而她在人物的塑造上,致力于從人物的情感世界入手,友情、姐妹情、母女情等等,讓觀眾們看到一個豐滿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馬婭琴對《洪湖赤衛隊》歌劇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從扮演秋菊到扮演“韓英”,馬婭琴這么形容這部歌劇對自己的影響,“我是伴著這個劇成長的。”的確,“韓英”那樸實、睿智、冷靜和大義凜然的品質已經扎根于她的內心,并且深深地影響著她。“我要學習韓英的英雄品質,也要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