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內資訊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力推進“四化兩型”富民強省進程
一 二 伴隨著新中國成立的禮炮聲,中國共產黨開始了由革命黨向執政黨的偉大轉變。不斷探索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黨領導人民創建了新型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中華民族百余年來追求國強民富的偉大夢想,開始有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這一切,在歷史上,是一座豐碑;在世界上,是一面旗幟。 (七)“西方國家午餐后小憩的瞬間,中國就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外學者、政治家總是從自己的角度,試圖解讀古老中國土地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以正確理論為指導,把握時代發展、形勢變化和世界進步的趨勢,領導人民找到了一條符合本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這是解讀中國現代、當代歷史的鑰匙! 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洞察世界發展的潮流,順應人民的愿望,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鮮明時代特征,作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速度”、“中國模式”成為世界各國熱議的話題。 歷史的意義,常常在回望與對照中更為深刻地凸顯。 “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沒有黨領導下的改革開放,就沒有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這是歷史寫就的結論,這是人民給出的答案。 三 (八)理論,是政黨的旗幟。馬克思主義始終是中國共產黨高舉的偉大旗幟。 縱觀歷史,橫看世界,多少紛紜繁雜的學說理論曇花一現。馬克思主義無疑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嚴謹、最有生命力的理論體系。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帶領全國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關鍵是擁有正確理論的指導。這個理論不是別的什么主義,而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始終同中國國情、時代特征和群眾實踐緊密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這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思想保證。 (九)注重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9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實現了指導思想上的兩次歷史性飛躍,誕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深刻研究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這一理論,科學系統地回答了怎樣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一系列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圍繞如何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十分落后的國家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進行了艱苦探索,為帶領人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是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進行實踐和探索,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命題,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 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進一步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深刻回答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新的豐富內容。 “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十一)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是中國共產黨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的真正內涵。 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到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再到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問題,中國共產黨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局勢和繁重紛雜的工作任務,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用發展著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導發展著的社會主義實踐,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這是一條在借鑒、吸取人類先進思想成果基礎上,根據中國國情和國際環境而選擇的強國之路。這條道路,給我國帶來了歷史性的舉世公認的巨大變化—— 我們國家朝氣蓬勃,欣欣向榮,初步走向繁榮富強,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嶄新的形象,煥發出無窮的魅力,國外學者斷言:中國崛起是21世紀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件; 我國人民沖破了長期禁錮的思想障礙和陳舊觀念,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激發出空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我們的黨進一步實現了從領導革命的黨到領導建設和改革的黨的歷史轉變,黨的執政方式更加科學、民主,執政能力更加增強、提高,執政基礎更加堅實、鞏固,胸襟和眼光更加開闊、深邃。 “一面旗幟、一條道路、一個體系”,讓西方國家百思不得其解的“中國傳奇”,事實上就是沿著這一思路演繹出來的。 四 (十二)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中國共產黨90年的奮斗史,同樣也是一部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歷史。 思想建設是黨的生命線,是保持黨先進性的根本。這是中國共產黨90年奮斗歷史中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和突出特征。 古田會議,被認為是黨加強自身思想組織建設的里程碑。它解決了在農民為主要成分的國情下,從加強思想建設著手,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建設無產階級領導的新興人民軍隊問題。數十年滄桑巨變,會議提出首先解決從思想上入黨的主張,至今仍閃耀著思想的光芒。 延安整風運動既是一次全黨范圍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又是一次破除教條主義的思想解放運動。它確立了黨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作了最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為黨奪取全國革命勝利,建立嶄新的人民共和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政治基礎。 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通過撥亂反正,黨重新樹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重新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逐步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十三)思想上的統一,需要有組織上、制度上的保證,這個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執掌全國政權的建設、改革時期,充分民主上的正確集中,使黨匯聚全黨、全民族的智慧的同時,又能保持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將黨的意志轉化成為全民族的意志。這是黨將億萬人民團結起來,使其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原因和根本途徑。 作風建設是體現黨先進性的內核。在血與火的洗禮中,中國共產黨形成并踐行著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三大優良作風。這種先進性,使我黨成功解決了在以農民為主體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建設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政黨理論。 奪取全國政權前夕,“赴京趕考”的毛澤東鄭重告誡全黨,“務必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新中國成立以后,黨采取一系列措施,特別重視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時清除黨內的腐敗分子,保障黨在新中國成立后經受住了權力和執政的考驗。 (十四)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黨以提高執政能力為中心,不斷推進自身建設這一新的“偉大工程”—— 強調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理論建設,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使黨的理論和實踐始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把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著力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保證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以保持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黨始終得到人民群眾支持和擁護; 以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制度體系,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生機活力; 堅持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提高全黨反腐拒變的能力。 (十五)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建設的根本任務和永恒課題,關系到黨的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 作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核心內容之一,從2005年開始,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它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的一項重大舉措,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成功實踐。 學習,是執政的支點。學習能力,決定著執政能力;學習狀態,決定著執政水平。 十七屆四中全會把建設學習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大任務提到了全黨面前。世界在變化,形勢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深入。要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不斷學習、善于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 黨的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主體。他們的精神風貌、戰斗能力,直接決定著黨的執政能力。 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基礎上,黨中央又及時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它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內在要求,是推進民主政治建設、以黨內民主和諧促進人民民主和社會和諧的有效載體,是保持黨員隊伍蓬勃生機、創造活力的重要途徑。 將黨建設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是黨肩負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歷史重任的必然要求,是保證黨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核心的必由之路。 五 (十六)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擁有巨大政治優勢的力量源泉。 “中國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作為工人階級政黨,她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還是建設與改革發展的和平年代,都能贏得最廣大人民支持的最根本原因。 “最后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尺布用來縫軍裝,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到了戰場上。”這首源于西柏坡的歌謠,真實反映了人民群眾為支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甘愿貢獻一切、犧牲一切的慷慨悲壯和義無反顧,深情地道出了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牢不可破的血肉聯系。 (十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用如此簡樸的語言,將自己的政治主張與宗旨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90年來,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革命黨到執政黨,發展壯大的每一步,靠的是人民; 在革命年代,黨面對各種強大、兇殘的敵對勢力,敢于犧牲,敢于勝利,在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成功實現民主革命勝利,靠的是人民; 新中國短時間內奠定起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曾經一窮二白的中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我們黨創下這樣的奇跡,靠的是人民; 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進程中,黨領導人民僅僅用30多年時間發展成為經濟總量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如此世界罕見的成就,靠的是人民。 上個世紀60年代,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訪問中國后得出一個足以讓西方國家茅塞頓開的結論:毛澤東的哲學非常簡單,就是人民起決定作用。 (十八)魚與水相依、血與肉相連。黨在90年的奮斗歷程中,始終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與人民、與民族同甘苦、共命運——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毛澤東提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要得到群眾的擁護,就得“關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 和平發展的歲月里,鄧小平諄諄告誡全黨: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政策好不好,對不對,要看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 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產黨人價值觀的核心內容。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是我們黨執政的根本目的。改革開放的深入,黨肩負著歷史與人民更高的要求與期望。 江澤民提出:我們的改革和建設,只有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參與,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順利推進;黨的領導地位,只有贏得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擁護,才能鞏固和加強。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政權,一個政黨,其前途與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不能贏得最廣大人民的支持,就必然垮臺。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的歷史時期,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將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賦予黨的群眾路線以嶄新內涵。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生活正呈現出戰略機遇期與矛盾凸顯期重疊的特點,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妥善處理社會矛盾,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直接關系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局。黨中央審時度勢,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升到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 “要堅持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指明了社會管理的實現路徑和根本遵循。 六 (十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種理論,也是一種實踐。它貫穿于黨領導人民群眾開展革命、建設、改革發展的全過程。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是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理論探索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踐探索的最大成果,就是開辟了一條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這一理論體系,這一條道路,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二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始終堅持客觀認識本國國情,科學地把握時代特征,在與中國社會歷史發展實際相聯系的基礎上,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進程。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偉大勝利的根本原因。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奪取民主革命勝利,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艱苦奮斗中,始終不斷探索中國特色的革命與建設的道路。從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到槍桿子里出政權理論,再到《論十大關系》以及《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不斷豐富、發展著馬克思主義,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二十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思想認識上的撥亂反正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回歸,使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有了新的起點,新的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開辟和理論構建由此全面展開—— 改革開放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局面,使社會主義中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使當代社會主義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感召力; 改革開放,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折,極大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形成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黨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實施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我國經濟以世界罕見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社會主義中國在當今世界的國際地位日益提升; 因為改革開放,億萬人民群眾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并推動著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在創造偉大成就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素質,生活方式、精神面貌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二十二)黨在改革開放進程中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成為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嶄新道路,實現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性飛躍,是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成果。 (二十三)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確的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世界一切向往公平正義的人們昭示了社會主義的希望和魅力,深化了人類對于社會發展規律和現代化發展規律的認識,豐富了全球化時代人類文明的多樣性發展。 歷史注定中國將走出一條與西方迥然不同的現代化道路。 這就是中國的和平崛起。 七 (二十四)湖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在中國共產黨90年光輝歷史中,湖湘兒女用理想、信念,用鮮血、生命,譜寫出了輝煌璀璨的篇章。 紅色瀟湘不只是簡單的地域概念。它是一種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信念的象征。蘊藏著中國共產黨先鋒模范的精神內核,蘊含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遺傳密碼”。 在這塊英雄輩出的沃土上,走出了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蔡和森、林伯渠、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等一大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涌現出羅亦農、鄧中夏、向警予、郭亮、夏明翰等無數革命英烈,造就了像雷鋒、歐陽海、羅健夫、鄭培民等英雄模范人物。這是一支特殊的戰斗群體,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生力軍。 湖湘大地獨特的歷史印跡,無聲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90年奮斗歷程中,生于斯、奮斗于斯的中國共產黨人,以鮮血和生命鑄就出一種可貴的精神,這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畏的創新勇氣、執著的公仆情懷、忘我的奮斗精神。這是三湘兒女在中國共產黨90年輝煌歷史中創造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7000萬湖南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強大精神動力。 (二十五)千里湘江,逶迤北去。這條見證過近現代中國史的先驅之河,見證著熱土瀟湘正在發生的深刻的偉大變革。實施“四化兩型”發展戰略,建設“四個湖南”,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富民強省進程,正成為三湘大地的最強音。 從“興工強農”到“富民強省”,從“一化三基”到“四化兩型”,從亮出湖南的“四張名片”,到爭做全國兩型發展排頭兵,熱土瀟湘正描繪著轉方式、謀發展,實現科學跨越的壯麗詩篇。 “四化兩型”是光前裕后的頂層設計,是蓄勢而為的戰略決策,是集思廣益的共識共為,對開創湖南科學發展、富民強省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推進“兩型社會”建設,既是貫徹落實中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系列部署的現實要求,又是立足湖南實際,推動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需要;既是解決當前經濟發展中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迫切要求,又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提升湖南長遠競爭力的重大戰略部署。 “四化兩型”,既是過去幾年湖南科學發展的成功實踐,也是新一輪發展的戰略抉擇。“四化兩型”集民智、匯民意,源于基層、源于實踐,完善和提升于湖南領導層,是湖南變“后衛”為“前鋒”、從“跟跑”到“領跑”、變“湖南制造”為“湖南創造”、勇當科學發展排頭兵的最佳路徑,是湖南實現“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快車道。 (二十六)湖南人血脈里流淌著敢為人先的血液。在改革發展的偉大時代變革中,湖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艱苦探索,只爭朝夕—— 從提出科技興湘的戰略,到推進堅持科教興湘、推進科技創新發展戰略,人才強省戰略,給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巨大活力,“天河一號”巨型計算機、高鐵技術等,成為湖南登頂世界高新技術制高點的標志; 鞏固傳統優勢,大力培植戰略新興產業,成為推進湖南科學跨越發展的兩翼。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生物、新能源、信息、節能環保等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描繪湖南未來發展前景濃墨重彩的章節;大力推動文化強省戰略,更彰顯出湖南決策者的遠見卓識; 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到全面建設小康湖南,從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到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從加速推進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到全面開啟“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爭當科學發展排頭兵,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已凸顯“優化”、“創新”、“綠色”、“人本”的特色。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密切黨與群眾血肉聯系,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歷屆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謀劃湖南的改革發展—— 把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作為改革發展的最終目標。在連續8年堅持為民辦實事的基礎上,省委、省政府正式出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五年實施綱要,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8大工程,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和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執政理念; 深化改革成為引領發展的強大引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堅持“三個不吃虧”的用人導向;以《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為標志,宣示湖南各級政府朝著有限、服務、高效、透明、責任的法治型政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亮出了“法治湖南”這張名片的魅力; 創新學習成為提升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省委、省政府把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作為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基礎工程來抓,作為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示范工程來抓,作為推進理論武裝戰略任務的重點工程來抓,作為推進“四化兩型”建設、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先導工程來抓。通過學習,提升了各級黨組織的理論思辨能力、科學決策能力、創新創造能力、持續競爭能力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能力; 夯實黨組織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核心領導作用。全省15萬個基層組織和350多萬名黨員,通過深入開展先進性教育和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激發了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生機活力,鞏固和加強了黨的執政基礎,提高了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了黨的先進性,進一步加強了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 (二十七)步入新的歷史時期,湖南正站在新起點上。 岳陽樓上,“先憂后樂”情懷依然;橘子洲頭,“中流擊水”更顯豪邁;韶山沖里,“湖湘精神”迸發時代光彩。 三湘大地改革發展所呈現出來的科學跨越的強勁勢頭,讓湖湘兒女充滿憧憬——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是通往民主、文明,富裕、和諧明天的坦途。 7000萬湖湘兒女,集合在鮮紅的黨旗下,將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指引的道路,在大力推進富民強省的偉大進程中,昂首闊步,走向未來! |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推薦信息
- 熱門信息
-
- 田家老院子 [12934]
- 張家界一中高考成績創新高 [5444]
- 關于安張衡鐵路(西安廈門鐵路湖南段)立項勘察的建議 [4665]
- 桑植一中高考再創佳績 [4305]
- 方言劇《故事三下鍋》爆紅 [3866]
- 桑植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765]
- 鸕鶿灣大橋將于今日通車 [2229]
- 雙目失明的湘西11歲“小宋祖英”誓與死神頑強抗爭 [2228]
- 張家界軍分區領導班子調整 [1675]
- “5A戶外”在新起點上邁步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