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文化
文物古跡(二)
【明青花題辭碗】 共2個(一個已殘),口徑16.5公分,高0.83公分。碗內上下沿各有一圈青花紋飾,碗底書“永樂年制”字樣。碗外壁一側繪東坡泛舟赤壁圖,有人物像5個,或搖櫓,或向爐,或對語,形神皆備,其繪畫線條較粗擴,重于寫意。一側書《赤壁賦》文,字跡清晰,筆觸蒼樸。瓷質較為細膩,外表尚顯示神光。經鑒定,此青花題辭碗為國家一級文物。【明銅砝碼】 共12個,計三、五、六、七、八、九錢制6眾目;一、二、三、四、五、拾兩制6個,合今市秤2.1斤。三錢制砝碼高0.08公分,直徑0.14公分;拾兩制砝碼高0. 31公分,直徑0.42公分。銅砝碼原藏永定區尹家溪鎮小河坎村農民陳德兵家,現藏文化館。經鑒定,明銅砝碼為國家一級文物。【明玉花插】 明雕云龍玉花插高15.2厘米,通體雕以云紋為地。云紋中穿插兩條游龍奪珠浮雕作主紋,雕工精良,紋飾優美,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藏品。【明玉雕水盂】 水盂系明代玉雕,高3.7厘米、長15.3厘米、寬12.5厘米。玉質溫潤細膩,水盂呈桃形狀如意狀,桃形中心處作1小盂,5只浮雕蝙蝠作展翅飛翔狀,布于盂周及盂中。【清五彩雙耳樽】 系清康熙瓷品,鼓腹,劍口,最大腹徑10.5厘米,通高11.5厘米。腹部滿布五彩人物與題款,字畫對照,圖文并茂,其題款文日:“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方顯貴時,置負郭常稻之田千畝,號日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喪葬者有贍。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其出納焉。日食人一升,歲衣人一縑,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婦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數,葬幼者十干。族之聚者九十口,歲入給谷八百,解以其所入,給其所聚,沛然有余,而無窮仕,而家居俟代者與焉。仕而居宦者罷,莫給,給其大較也。初,公之未顯貴也,尚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三十年。既而為西師參大政,于是始有祿賜之入,而終其志。公既歿,后世子孫修其業,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全文用朱紅料正楷書寫,計17行,占樽之腹約半,另一半為五彩人物圖。畫面中,范文正公堂中坐定,作正給來領衣食者分發施舍狀。所繪10人,均表情生動,線條流暢。1982年5月,省文物鑒定小組鑒定為清代康熙傳世精品,定為一級文物藏品。4.古墓葬【獾兜冢】 獾兜,史傳為4000多年前唐堯時人,原為堯臣,“因與共工比周為惡”,舜進言堯帝,被流放到崇山(見<尚書·舜典)篇)。據1979年修纂版<辭源>解釋;崇山, “在湖南大庸縣西南,與天門山相連。相傳舜流放獾兜于崇山,即此”。崇山,距市區10公里,海拔1200余米, <直隸澧州志>載: “崇山……山勢嵯峨,頂有村落,其地平曠,可容千人……最上巨壟,人傳獾兜冢”。今考崇山,其下有“獾兜石窒”、“系馬柱”等古跡;其上有“獾兜屋場”遺址,屋場后山巔有一空曠平地,中有土壟,狀似墳冢,即獾兜冢也。關于舜放獾兜于崇山,古人多持貶說,民間亦有“見獾兜墓為不祥”的傳說,然至近代,史家蜂起,有人提出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是由三個集團共同創造的學說,其中長江中下游的苗蠻集團就是以獾兜、祝融為首的。據《汲及竹書》記載,舜逐“四兇”,事出有因。因“舜篡堯位”,多行不義,遭到“四兇”反對,但舜攝天子(指堯)政.(見<俎豆集>)進讒言于堯,以“叛亂”為由,“請流共工于幽陵,以變北狄;放獾兜于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于三危,以變西戎;殛鯀于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咸服。”(《史記》)【周赧王墓】 周赧王延歲(公元前314~256年),相傳葬于永定區丁家溶赧王墓。明萬歷<慈利縣志>載,周赧王墓在市西10里, “史赧王59年,秦攻周,赧王懼而朝秦獻地,遂以是年卒,周亦亡。蓋秦忌之,不欲其葬內地故也。”清同治<直隸澧州志)載:“周赧王墓,縣西十五里,有赧王山,中有大冢,封殖甚高,周列小冢四十余,或云殉葬宮嬪也”。唐王維《赧王墓》詩云:“蠻煙荒雨自千秋,夜邃空余鳥雀愁,周赧不辭亡國恨,卻憐孤墓近獾兜。”(按:周赧王墓與崇山獾兜墓遙遙相對,故謂“近驤兜”)。宋洪邁<容齋隨筆>載:“澧州慈利周赧王墓,傍五里山堆,蓋古冢也,其中藏器物甚多,余殲宰是色,得一镎,高一寸二分,闊寸一分,并尾長五十五分,重十三斤。赧王墓周列的小冢,清光緒《永定縣鄉土志》載:“有四十入堆,在孟家坪,東西羅列,錯落如星,高約丈余,圓徑倍之,傳為周赧王葬宮嬪處。又傳為宋時征駐屯為營,此遺址也”。并謂:“縣藏虎錞者,余所見,如聶氏、楚氏、王氏有此物。”據文物調查,四十八堆在今張家界西郊,為四十八座大型戰國墓。【朱家臺商代墓葬】 位于桑植縣城朱家臺高灣、吳家謗,各有商代墓一冢。棺木遺骨無存,有陶制品罐、豆、釜的碎片,清晰可辨。罐系夾沙陶,卷沿平底,圓唇及尖圓唇,飾繩紋、方格紋及多戳印紋。豆為泥質黑陶之折盤內弧和圓盤弧腹形,尖圓唇,卷沿和平沿底,亦飾多戳印紋及方格紋。釜系夾沙深褐陶,鼓腹,卷沿飾多戳印紋及方格紋,還有手指紋跡,工藝粗糙。鑒定為當地土著文化類型。1982年7月,由湘西自治州文物隊發掘出土。【朱家臺戰國墓群】 位于桑植縣城朱家臺中段。共25座墓葬,均為東西向單獨長方形墓室。豎穴窄坑,墓口略大于底,四周規整,底平,墓室較淺。墓主及棺槨腐敗無存。其中16座墓中,有隨葬品68件。包括陶器61件,銅、鐵器及琉 璃器各2件,石罄l件,泥質黃灰褐宰陶 高頸罐3件,盂4件,鼎18件,敦5件, 壺14件,豆21件,碗、盤、匹、勺、匕 各l件。鐵器有帶鉤、鋤各1件。銅器有 編罄、帶鉤各l件。琉璃是黛藍色稍透 明、中孔的琉璃珠2顆,直徑1.2厘米, 飾藍白綠相間、蜻蜓眼式圖案。此墓群分 別為省、州(湘西自治州)文物隊于 1983年8月、1987年7月發掘。 【朱家臺西漢墓葬】 在桑植縣城朱家 臺廟灣,發掘西漢墓葬9座。墓室呈東西 偏30°~40'方向。遺骸棺木腐朽無存。有 長方形豎穴墓坑7座,楔形豎穴墓坑和豎 穴二層臺坑式墓室各l座。除l座用紅土 拌合白膏泥精細夯筑外,余均未夯筑。墓 底平整,填五花土及洗礦土。隨葬物有: 鑄大篆“五銖”及“宣帝五銖”字樣五銖 錢18枚,泥質灰陶明器鼎7件,盒5件, 壺10件,盤、豆、各3件,罐、釜各6 件,灶、甑各4件,鍪和吊桶各l件。陶 器多數為凸凹弦紋,少數為板印方紋、繩 紋、方格紋,個別為水波紋及藤蔓組合 紋。反映當時土著文化特色。該墓葬于 1988年2月,由湘西自治州文物隊和縣 文管所共同發掘。 【零陽鎮官地墓群】 墓群分布在慈利 縣城西官地長約300米、寬約200米的坡 地上。1969~1981年發掘其中8座,認 定為戰國時期墓葬。墓為土坑豎穴,遭嚴 重破壞。出土青銅鼎、勺、劍、戟、戈、 矛、鐸及陶器鼎、敦、壺、豆等文物多 件。 【周級墓】 周級,晉時大庸(今永定 區)天門山人,為宜都(今湖北宜都)內 史。(按:內史,官名,西漢初年封諸候 王,國內置內史,掌民政,晉時沿置,隋 始廢)《晉書·本傳》及《通志·忠義傳》 載:周級,“天門人”。死后,葬天門山 下。明人張兌作《題楊舟天門山圖》詩, 有“可憐宜都周內史,古冢壘壘在山丘” 句。今查天門山下,古冢頗多,周級墓已 無從查考。 【南岔西漢墓】 位于桑植縣南岔鄉南岔村伍家灣一帶,有墓封高約2米、直徑3米的圓型墳堆近300座,占地3萬平方米。部分墓葬風蝕裸露地表,露出若干幾何紋磚室墓。1960年經湘西自治州文物隊普查發現,鑒定為西漢墓群。1962年定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中屢遭破壞。1979年再次公布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岔東漢墓】 位于桑植縣城北6公里的南岔集鎮不遠,分布陳家灣、官家堡、伍家灣、紅龍坡一帶,面積約3萬平方米。1962年,省、州(湘西自治州)文物考古隊在桑植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陳家灣、官家堡一帶古墓封土堆較多,其高約2米,直徑約3米,達20余座,封堆多呈圓形,有的墓葬已露出地表,發現有幾何紋磚室墓群。經鑒定,這批古墓為東漢墓葬群。現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竹峪懸棺群】 位于慈利縣高橋鄉白竹峪村,西臨箱子巖,西北臨云朝山。峪間溪水湍急,四季不竭。兩側懸崖對峙,高數百米,仰視僅見一線天光。崖壁上遍布懸棺墓,計約30余穴。墓室為豎立長方形,寬約1.3米,深1米余,高2米,距巖底約15 .20、25米不等,為古人鑿石而成的縣棺豎墓群。其年代未能稽考,據當地土人言,50年代有樵人入內曾見殘朽棺木、骨殖、銅劍和陶、瓷器碎片,今已蕩然無存。但墓室之偉功補了湘西一帶懸棺古墓葬空白,實當武陵人文之奇觀。【大庸古墓群】 一作“四十八堆”,位于市內巖塌、大黃土包、三角坪、大庸橋、且住崗(原孟坪)一帶,方圓約五平方公里。據<永定縣鄉士志》載:“四十八堆在孟坪,東西羅列,錯落如星,高約丈余,圓徑倍之,傳為周赧王葬宮嬪處……又傳為宋時征蠻屯駐為營,此遺址也。”今考其土堆移為磚室墓,其磚長35.5公分,寬16公分,上有五銖錢飾紋或五銖錢圖案。墓封土堆一般高為5~6米,堆圍達20余平方米。墓室共分三進,第一進為進口,深1. 48米,高l米,寬1.1米;第二進為棺室,高2.59米,底寬3.5米,深5米;第三進為葬品室,大小與一進同。據考證,四十八堆應屬東漢墓葬。所謂周赧王葬官嬪處或宋時征蠻遺址等,皆不可信。與四十八堆同時存在的,還有西漢墓群、戰國墓群等。1962年,自治州人民委員會公布此古墓群為州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1971年和1975年,州博物館先后在此舉辦亦工亦家文物考古訓練班,在大黃土包發掘了西漢墓三座,磚室墓一座。出土文物有陶鼎陶盆、陶壺、玉壁等器物。1979年3月,州革命委員會又重新公布古墓群為州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古墓群現存五堆完整的磚室墓,八堆已有不同程度破壞,三十余堆皆夷為平地。【殷家崗墓群】 位于慈利縣境內的零陽鎮雙安村。墓群分布在慈利零陽鎮雙安村長約500米寬約300米的崗地上,屬漢代磚室墓葬,已被群眾修房建窯嚴重破壞,部分暴露。出土有東漢時期陶器罐、豆、狗、雞、豬圈及滑石豬等。【古林凸墓群】 位于慈利縣零溪鎮墨園村古林凸山腰,有明墓兩座,占地約100平方米。1979年清理其中1座。墓用青石條砌成,中置木棺1具。出土有金發釵、鳳紋銅鏡等,經省文物小組鑒定為一級文物藏品。另1座墓葬保存完好。【石板村、零溪村墓群】 墓群分布在約5平方公里的慈利零陽鎮石板、零溪兩村境內,約1000座,大都封土堆無存。1987年發掘其中30座,均為土坑豎穴墓。屬戰國至西漢墓葬。出土陶器、銅器、漆木器、絲織品、滑石器等文物。在其中較大的36號墓中,發現楚竹簡近1000支(殘簡共4557片)約2萬字。由于棺頂腐爛,泥土浸入,以致竹簡斷裂錯位。整片竹簡長約45厘米,寬約4~6毫米,極薄,字跡清晰,記載有吳、越、楚等國史事。如“攻吳王夫差”、“王日‘吳為不道”’等。這次出土的竹簡和兵器等,曾參加“湖南省文物普查成果暨考古新發現展覽”。【周敘墓】 明代周敘為慈利江埡人,官至工部尚書。墓的封土堆無存,已夷為耕地。墓前石人石獸已毀壞或移位。誥封資政大夫工部尚書周公墓志碑高1. 12米,寬0.84米,碑文陰刻楷書,記載墓主生平業績及生卒年月,保存較好。【野拂墓】 墓在慈利縣高峰鄉茅庵水庫旁山坡上,封土堆尚存部分,高約1米,底徑約3米,墓碑高89.5厘米,寬44.5厘米,碑文陰刻楷書,正中刻“皇清臨濟正宗圓寂始祖僧真修野拂老和尚墓”,上端刻“衣缽永傳”字樣。此碑已掘離原位,現存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5.寺廟塔碑【天門山寺】 舊名靈泉院.云缽庵。原址在天門眼頂以東,建于唐朝。明朝初年遷建在天門山頂南邊,即今址,改為現名,亦稱靈巖寺。清雍正3年至13年(1725~1735)兩度重修,嘉慶13年(1808)改建。寺坐北朝南,險峙巍峨。寺前是巖溶漏斗和長滿古樹的陡峭深溝塹。寺東側有龜洞,洞口有水井,西側有蛇洞,有“神龜靈蛇護寺”的傳說。寺殿雕梁畫棟,飛檐翹角,有“三進堂”(大佛殿、觀音堂、祖師殿)、“六耳房”(藏經、香積、禪房、客房、廚房等)。寺門聯云:“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1949年后寺廟荒廢,寺旁古樹先后砍光,大佛殿、山門和六耳房被拆,僅存觀音堂、七級石塔、祖師殿和12塊殘碑。1984年后已將山寺初加整修。【大悲庵】 位于市區城西南7公里處的南莊坪辦事處木訥里,為明僧恒性創建。恒性字如玲,明武昌王子,襲封鎮國將軍。天啟年間,魏閹(忠賢)宦官專權,殘害忠良,年方16的恒性意欲誅討,以清君側,事發,遁入湖南省龍華寺削發為僧,剃度時恒性曾大放悲聲。其后浪跡衡山、峨嵋諸勝。崇禎7年(1635)游至永定,在覺云山(今大庸仙人溪內)架木為剎,于茅為庵,康熙年間將寺宇遷至木訥里,初名大惠堂,后改為大悲庵。恒性于77歲圓寂,被尊為本庵祖師。大悲庵面北而建,亦寓恒性心憂京華之意。共三進三殿,占地5畝。今存第二進大殿、右丹池及部分碑刻。殿為單檐歇山頂,進深10米,明間寬5米,次間寬4.2米,皆木結構,單層斗拱,拱身碩大,造型宏闊壯觀。大悲庵舊時因恒性之名香火極盛,為湘西名剎之一。其間歷數次劫難,幾致頹毀,后多經修繕,鄉民芨地方政府亦屢懲不軌之僧,終使延傳至今。民國時期辦鄉學,大悲庵被改為校舍,至今沿用。【上天子廟】 正名“向王宮”,位于天子山東側向天灣,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洪武22年(1389).清乾隆年間續建,廟屬磚石木結構,青瓦覆蓋,面積150平方米。內有正殿三間,供奉向王夫婦木塑神像。廟門系牌坊式磚石結構,上端正中豎寫“向王宮”三字,其下有“為佑善人”橫聯,左右對聯一副,文為“除禍免災在在被向王之澤;感恩戴德人人近天子之光”,內含“向王天子”四字。清代續修時,向王夫婦神像前面添立一塊木牌,豎寫“當今皇帝萬萬歲”七字。整座廟宇在繼承我國古代建筑傳統模式基礎上,注重突出土家族民族風格造型。【中天子廟】 正名“天子殿”,位于天子山中部丁心溶,坐東朝西。始建于明洪武23年(1390),復修于清同治2年(1645)。廟屬磚石木結構,形同上天子廟,建筑面積150平方米。內有正殿參政間,供奉向王夫婦木塑金身。廟的上端正中豎寫“天子殿”三字,下面橫聯為“奕業亙古流芳”,兩旁對聯為“向已稱王聲赫濯三千界;天其有子俎豆馨香億萬年”,“向王天子”亦含對聯之中。向王夫婦神像前面木牌豎寫“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廟內存有清同治年間重修向王廟宇的記事石碑一塊。【下天子廟】 正名為“天子廟”,位于天子山西端烽火臺半山腰,坐北朝南。此廟始建于明洪武24年(1391),于清同治9年(1878)復修,面積140平方米,其造型結構與中天子廟相同。三間正殿內供奉的神像除向王夫婦外,還增加了八部都王、楊泗將軍神像,并設有觀音、祖師、三官大帝、文昌帝君、補天圣母、伏羲、神農的牌位。廟門亦為牌坊式建筑,上端正中豎寫“天子廟”三字,下面橫聯已失,兩側對聯為“若向真王者威靈山川,吳天其子之德彼社稷。”對聯亦含“向王天子”四字。向王夫婦塑像前面木牌豎寫同前。廟內有同治9年《配補修建向王天子廟觀音祖師三官文昌補天圣母伏羲神農楊泗將軍八序》石碑一塊。【龍鳳庵】 位于張家界西北側化香坡,座北朝南。兩側有兩座形似龍鳳石由相對峙。“石壁峻贈,擁起臥龍之勢;山林翡翠,飛來仙鳳之形。”龍風庵因此得名。據龍鳳庵石碑記載,該庵為明代所建,清代曾7次修繕,規模大至二進三殿,面積達1100余平方米。龍鳳庵建在桑(植)、慈(利)古驛道上,昔日香火鼎盛,名聞鄉里。現除所供神像損毀,部分殿房朽殘外,庵內尚存前殿,化香爐石塔,左右二龍門,左右二風池等,另有九塊碑刻,保存完好,其碑刻文字清麗,刻技精湛。【興國寺梅花殿】 位于慈利縣江埡鎮九溪村,原名八卦樓。因其明間昭明枋上嵌著一塊黑色石板,以貝殼作料子其上作梅花一朵,晶瑩光亮,故稱梅花殿。據舊志載:興國寺為唐代創建。全寺分牌樓、金剛殿、大雄寶殿、梅花殿、方丈室五層,梅花殿是寺中主體建筑之一。其坐南朝北,兩層重檐,三面有墻。殿平面呈下方形,邊長12.6米,三開間。樓高14米,屋架為木質結構,八角出檐,65度翹角;由8個斗拱托住整個建筑結構嚴謹,造型美觀,具有傳統的民族風格。殿后有3株千年古樟,更增添了梅花殿古樸靜穆氣氛。1983年10月,梅花殿被定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朝天觀】 建于張家界景區內朝天山。“山以朝天名,意取乎仰吳天地。”朝天山海拔1227.3米,地勢極為險峻。觀址原在距今址不遠的山上,其間曾歷劫難數次,幾致朽廢。康熙年間,有和尚醒作登朝天觀苦修,并將寺廟遷移今址,雖觀得以恢復舊貌。乾隆年間,有山民李氏兄弟耕地時獲真武銅像,供于觀中,自此,廟聲遠播,香火鼎盛。后屢經修繕,規模大至三進兩殿20余間,面積達1900余平方米,為武陵又一聞名古剎,朝天以在建筑藝術上獨具一格,廟周圍有夾墻環抱,門窗、柱、匾具有巖石結構,且均有雕飾;諸神塑像,皆重金裴彩。民國期間,朝天觀被土匪破壞,現僅存部分石墻及山門。有大小門洞17個,歷代碑刻42塊。【五雷山古建筑群】 位于慈利縣城15公里五雷山上。五雷山號稱“南武當”,古人贊為“南楚名山推第一”。曾為道教昌盛之地。金頂真武祠為臨近數縣中最負盛名的廟祠,始建于元,明、清擴建。五雷山古建筑群分為內八家,外七家,依山勢修建在長達1公里的山脊上,建筑面積約8500平方米。由于山高風大,整個建筑皆以石頭砌成。內八家自南而北依次為朝圣門、斗姆宮、赤帝宮、財神殿、玉皇殿、老王爺殿、觀音閣和金殿。外七家布局較分散。現金殿保存完好,其殿呈長方型,面闊20米,進深12米,通高9米。殿內設石柱4根,托住整個屋架,硬山式蓋小青瓦。五雷山散落著許多形象生動的石獅、石象和造型別致的各類浮雕,古往今來,不少遷客騷人到此賦詩題詞,鐫刻于石壁之上。元朝翰林張克以草書題刻“洞天福地”、“龍頭勝境”8字,被人們譽為石崖書林一秀。【云朝山金頂佛殿】 位于慈利縣境內。“云朝山在邑南九十里,高數千仞,與騰云山對峙,亦勝地也。……登其上者,云霧四冥,恍若先天混沌之象,故傳日云朝”(清嘉慶<慈利縣志>)。山上有石屏、石爐、石燭諸景。峰頂金頂佛殿坐北朝南,殿頂已壞,石條砌成的殿墻基本完好。殿墻東西寬2.35米,南北進深6. 13米,殘高4.8米。殿內祖師臺及左右佛像臺尚存,并保存清代李氏、莫氏等施碑志數塊。據嘉慶《慈利縣志》載,金頂佛殿“大約再創于勝(盛)唐。其碑志雖剝落于苔封,而’貞觀’字樣猶末泯焉。……歲時伏臘,登山朝謁者,殆將以萬數紀。”現存的嘉慶10年碑刻,記錄佛殿曾于清乾隆甲辰年(1784)改修。【文廟】 亦稱圣廟、紅廟。在桑植縣政府院內。清乾隆年間建造。座北朝南,前臨大街,后依城墻。長100米,寬60米,紅墻環繞。前立甬壁,東西開耳門,分別楷書“道貫今古”、“德配天地”于上首。耳門后有長8丈寬4丈的石板小坪,是每年春秋宰牛祭祀處。坪后5級石階上,有立高12米、長23米的青石牌坊,正面鐫人物、花卉、禽獸圖案。正殿6柱間開左、中、右3門,分為“義路”、“欞星’、“禮門”,氣勢恢宏。牌坊土坪中,砌半月形水池名“月宮池”,深7尺,清澈見底,魚石可數。池旁建木構平房4間,為士子憩息處。6扇楠木大門上刻拔貢唐濱元隸書<大學篇>。此旁一草坪中,植筆松、金桂各2株。兩旁有東西廓,朱欄后,供奉歷代名儒先賢牌位數百件。草坪盡處為大成殿,2層、高8丈,雕梁畫棟,拱斗彩檐,4角垂銅鈴,撐以20根兩人合抱楠木、馬桑木落鼓兒磉圓柱,琉璃瓦頂,崢嶸壯觀。正中供奉孔夫子及4配10哲金字牌位。殿左為崇圣宮。1919年,靖國軍獨立營長賀龍曾于此廟設槍炮局。50—80年代中期為政府機關食堂,1987年被拆毀。【八圣官】 座落在桑植縣城楠木山頂,建于清乾隆年間,占地0,6公頃。富為兩進,頭進為火殿,二進為兩層樓閣,供奉孚佑帝君、文昌、武桓侯、觀音、王母、九天司命等八圣菩薩。四周為封火磚墻。登臨斯宮樓閣,可鳥瞰全城。1925年,澧州鎮守使賀龍回鄉祭祀,為弘揚傳統文化,爭取桑梓文人名士,撥款將此宮修葺一新。現此宮已毀,遺址尚存。【八圭H婁】 位于桑植縣內。有南岔、珠璣塔2處,尤其是南岔八卦樓聞名湘鄂邊境。此樓座落在臥云界下、桑植內外半縣咽喉處的南岔集市中段,占地340平方米。建于清光緒34年(1908)。樓高20余米,3層,上小下大,一色佳木構造。底層10根2米圍徑巨柱,1樓4柱矗立戲臺,正面壁上繪“天官賜福”圖;兩旁開門,左書“入相”,右書“出將”,臺柱鐫聯云:“三五步遍行天下,無非是戲;六七人百萬雄兵,何必當真。”2樓,供楊泗將軍神像,足蹬孽龍,怒目舉斧作斬龍狀。3樓,有臺無壁,僅4巨柱沖頂,上置白底蘭花大瓷壇一個,上塑盈米“魁星點斗”石灰像作握巨筆書寫狀。四面均用2米長鐵鏈固緊。飛檐翹角上,均倒豎石灰漿鐵骨制作彩繪鯉魚一尾,檐角各懸銅鈴一只,臨風擺動,響聲悅耳。整座八卦高樓,造型典雅別致。此樓被桑鶴“剿共”總指揮陳策勛視為賀龍將軍的“烏紗帽”,為破賀氏“風水”,于1929年9月,強令撤毀。 |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