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动画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黄网站色成年片大免费软件_放荡的情妇

城市概況

人文經典 弘道圣地(五)

更新時間:2018-03-19 12:07:17 來源:aniluna.com 編輯:okzjj.com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之最關聯
  
    桃川官的福文化
  
    以陶淵明散文聞名的桃花源不僅是風景秀美的“世外桃源”,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道教圣地之一,被稱為“第三十五天,第四十六福地”。東晉所建的桃川宮(又名桃川萬壽宮)則是桃花源景區內最早的道觀建筑,宮內設有的五殿,供奉著“三清四御”等道教神祖以及送子娘娘和財神爺等。當地人相信桃川宮內眾神能保佑自己風調雨順,故道觀長久以來香火極盛。
  
    悠悠經樂縈繞著氣勢雄偉的桃川宮,裊裊香煙彌漫在這莊嚴肅穆的圣地。這一沿襲了千余年的傳統文化吸引了千余名海內外的嘉賓慕名而來,他們和當地民眾一起帶著朝圣的心情前來求“福”。不論男女老少都在殿前默許下美好的心愿,然后向眾神敬上一炷香。
  
    當地幾百名陶氏人組成的進香團更是聲勢浩大,因與陶淵明同姓氏的淵源,他們便尊奉其為先人。每年祈福大典時,陶氏人便驅車數十里齊聚趕來拜祭自己的祖先。“既是寄托我們對陶老的追思,也是希望他保佑后代人平安多福。”一位年過七十的陶姓大爺說。
  
    誦經儀式后,住寺道長端出剛剛供奉給眾神的“圣果”,即當地的一種特產“粑粑”給大家時,前來進香祈福的人們紛擁而上搶著吃。據當地的習俗,誰能吃上祈福大典的“圣果”,一年到頭都會有“福”。
  
    景區的另一道觀——桃花觀內也是人潮涌動,一塊刻有“福”字的石屏吸引著所有游客。講解員告訴大家,緊閉雙眼,拾階而上用雙手觸摸石屏上“福”字,摸到的位置不同,意義也就不同。一位香港記者順利地摸到了“福”字中部,當被講解員告知這意味著“洪福齊天”時,他高興得跳了起來:“我求過‘福’,吃過‘福’又摸了‘福’,現在可是一個真正的有福之人了”。
  
    誰說桃花輕薄?看灼灼其華,為多少佳人增色。滴清清玉露,羨萬株艷蕾流霞。無何春去莫飛,終究鸞枝墜果。于是平仲設謀,東方竊竇,王母宴賓,劉郎題句。況核仁制藥,能療痼疾佐歧黃;條干充刀,可借印符驅厲鬼,準握天機珍麗質,也知季節讓群芳。寄言秋菊冬梅,慎勿盲從徒毒友。
  
    我夸福地妖嬈,眺青青之嶺,添哪些瓊閣浮云。有濯濯明湖,收十里嘉林入畫。似新塵消宇凈,因恩駕鶴凌空。難怪聞山覽勝,高舉怡情,秦村訪友,碑院揮毫。若清節復生,定喚漁夫回絕境;靈均再世,必歌今日過前朝。莫悲紅雨落幽溪,又續風騷垂奕葉,方信凡夫俗子,不須羽化亦登仙。
  
    中國的耕讀文化
  
    中國古代一些知識分子以半耕半讀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耕讀傳家”、耕讀結合為價值取向,形成了一種“耕讀文化”。
  
    過耕讀生活的知識分子主要有三類:一類是讀過書的農莊主、較富裕的自耕農。他們經濟條件好,有讀書受教育的機會,又參加農業勞動。一類是隱士,有文化而不愿做官,或不能做官。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日入開我卷,日出把我鋤”、  “西塾課兒孫,東皋藝黍稷”。一類是政府官員,他們中不少人有耕讀生活經歷,做官后仍關心農業生產,有農業生產知識和實踐經驗,熱心農業技術推廣。當然也有居家務農,半耕關讀以求進取的貧寒學子。
  
    以上三類知識分子的共同特點是都有耕讀的經歷,但價值取向上有區別:(1)以耕讀為榮,認為耕讀結合是高尚的事情。(2)認為耕讀結合的生活是合理的。(3)耕讀是治生的需要。(4)耕讀是鍛煉人的方式。(5)以農業為業余愛好,為休閑、陶冶性情、復歸自然的手段。
  
    關于耕讀關系的認識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把學稼學圃當做小人的事,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與孔子同時的依杖荷條的“丈人”則諷刺孔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孟子主張勞心勞力分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后世形成兩種傳統,一種標榜“書香門第”,“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看不起農業勞動,看不起勞動人民;一種提倡“耕讀傳家”,以耕讀為榮,敢于沖破儒家的傳統。南北朝以后出現的家教一類書多數都有耕讀結合的勸導。  《顏氏家訓》提出“要當穡而食,桑麻而衣”。張履祥在《訓子語》里說“讀而廢耕,饑寒交至;耕而廢讀,禮儀遂亡。”
  
    中國的耕讀文化孕育了眾多的農學家,產生了大量的古農書。中國的古農書,其數量之多,水平之高是其他國家少有的。古代的農書大都出自過耕讀生活的知識分子之手。他們熟悉古代典籍,有寫作能力,又參加農業生產,有農業生產知識,具備寫作農書的條件。
  
    耕讀文化也影響了文學藝術。知識分子通過耕讀,接近生產實際,接近農民,寫出了一定程度上反映農村生活、反映農民喜怒哀樂的作品。中國古代的田園詩就是耕讀文化的產物。晉代的陶淵明是典型的田園詩人,他的《歸去來辭》、《歸田園居》等詩篇就是耕讀文化的反映。宋代的辛棄疾在退休的20年內居住在江西農村。他把上饒帶湖的新居名之日“稼軒”。宋代的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自號石湖居士,他自己可能沒參加多少農業勞動,但生活在農村,生活在農民中,他的《四時田園雜興》(60首),富有鄉土氣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苦樂。
  
    中國的耕讀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它影響了中國農學、中國科學、中國哲學,使知識分子思想接近人民,養成務實的作風。唐宋以來茶陵人的文化需求
  
    茶陵地處“吳頭楚尾”,境內“好山千疊翠、流水一江清”,農業生產條件較好,加上地處偏僻,戰爭相對較少,因而不少北人南遷于此,是北人南遷的重要門戶之一。從69個姓氏《族譜》中發現,宋、元、明三代南遷于此的姓氏有47個。他們定居后,興辦私塾、書院,希望通過勤耕、苦讀來提高家族地位,進入上層社會。耕讀文化由此形成,歷久不衰。曾培育了122名進士,而劉三吾、李東陽、張治、彭維新等四大學士是其中的佼佼者。以私塾、書院為表現形式的耕讀文化的強化,使貧寒農家子弟走上仕途,成為官宦之家、書香門庭。明代大學士張治少年時,只能靠父親替人做長工及親友資助才維持學業,只能住在茶陵州城的偏僻西郊旌忠庵發憤苦讀,于正德十六年(1521)一舉成名,中會元、進士,后官至文淵閣大學士,進入社會上層。華蓋殿大學士李東陽受茶陵耕讀文化的影響,開創了“茶陵詩派”,寫出了大量的現實主義作品,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耕讀文化的強化,不僅養成了勤奮好學的風氣,也促進了尊師重教的良好美德。私塾在茶陵各村均有興辦,有的村辦有2-3所。書院自宋至清代共辦有52所,在湖南名列前茅。元代李祁在《學校記》中稱:  “茶陵學校于湖南為盛”,宋代居湖南第三、元代居第二、清代居首位。茶陵書院在清代有22所。清代狀元肖錦忠先在沭江書院就學,后辭官又在沫江書院主講。榜眼曹詒孫先后在縣內白沙書院和長沙岳麓書院就讀,后來為官休假時主講沭江書院。茶陵自唐天復元年(901)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間,中進士者絕大多數曾就讀于書院,中進士后他們又反哺社會,興辦書院。明翰林學士劉三吾和進士王廷爵、羅鑒與清進士蘭卓煥,分別在縣內創辦明道、云崖、西疇與范樂等書院。
  
    石鼓書院記
  
    石鼓據蒸湘之會,江流環帶,最為一郡佳處。故有書院起唐元和間,州人李寬之所為。至國初時,嘗賜敕額。其后,乃復稍徒而東,以為州學。則書院之蹤於此,遂廢而不復修矣。淳熙十二年,部使者潘侯始因舊址列屋數間,榜以故額,將以俟四方之士有志于學而不屑于課試之業者居之。未竟而去。今使者成都宋侯若水子淵又因其故益廠之,別建重屋,以奉先圣先師之像,且纂國子監及本道諸州印書若干卷,而俾郡縣擇遣修士以充入之。蓋連帥林侯栗諸使者蘇侯詡、管侯鑒、衡守薛侯伯宣皆奉金費赍割公田,以佐其役,逾年而后落其成焉。于是宋侯以書來日:“愿記其實,以詔后人。且有以幸教其學者,則所望也。”予惟前代庫序之教不修,士病無為學,往往擇勝地,立精舍,以為群居讀書之所。而為政者,乃成就而褒表之:若此山、若岳麓、若白鹿之類是也。逮至本朝慶歷熙寧之盛,學校之官遂遍天下,而前日處士之廬無所用,則其舊跡之蕪廢,亦其勢然也。不有好古圖舊之賢,孰能謹而存之哉?抑今郡縣之學官,置博士弟子員,皆未嘗考德行道義之素。其所受授,又皆世俗之書,進取之業,使人見利而不見義,士之有志為己者,蓋羞言之。是以常欲別求燕閑清曠之地,以共講其所聞而不可得。此二公所以慨然發憤于斯役,而不敢憚其煩,蓋非獨不忍其舊跡之蕪廢而已也。故特為之記其本末,以告來者。使知二公之志所以然者,而無以今日學校科舉之意亂焉。又以風曉在位,使知今日學校科舉之害,將有不勝言者。不可以是為適然而莫之救也。若諸生之所以學,而非若今之人所謂,則昔吾友張子敬夫所以記夫岳麓者,語之詳矣。顧于下學之功有所未究,是以講其言者不知所以從事之方,而無以蹈其實,然今亦何以他求為哉!亦日:養其全于未發之前,察其幾于將發之際,善則擴而充之,惡則克而去之,其亦如此而已,又何俟于予言哉!
  
    千年學府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位于湖南長沙岳麓山東麓,占地2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050平方米,集教學、藏書、祭祀于一體。宋代呂祖謙稱嵩陽、岳麓、睢陽、白鹿為“天下所謂四大書院也”,然唯有岳麓書院在歷經宋、元、明、清各個朝至今依然弦歌不絕,無愧天下書院之首。
  
    歷史地位超然。唐代以前,岳麓山是佛教與道教的活動勝地,后來,這些寺廟漸漸發展成為文化旅游的場所。公元976年,在儒家士大夫的支援下,岳麓書院正式創立。公元1015年,北宋皇帝宋真宗也加入到了合作者的行列。他將這座山間庭院的負責人周式請到汴京,賜給他書籍馬匹,書“岳麓書院”四字相贈。宋真宗之后,歷代帝王相繼賜書、賜帑、賜匾,鄉紳顯貴也紛紛置田修舍,捐物捐錢,使教者得以安心教書,學者得以安心就學。岳麓書院的昌盛來源于它合理的管理體制和教學體制。書院實行山長負責制,山長的道德、學識、社會名望都是出類拔萃的。書院有自己的田產,通過將土地租賃給農民,形成獨立的經濟體系。老師有優厚的年薪,學生有可觀的助學金,居住環境都是一流的。學生以自學為主,每隔十天半月,山長親自授課。有嚴格的辦學規章,獎優罰劣。在對內實行嚴格管理的同時,對外則實行開門辦學,常年接待訪問學者,容許外來人員旁聽,安排食宿。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岳麓書院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教學質量,其地位遠在官學之上。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宋代曾有“道林三百僧,書院一千徒”的民諺流傳,清代則有“中興將相,什九湖湘”的說法。從宋代到清代,正史有傳者數十人,散見于各種方志者,多如恒河沙數,像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這樣風云一時、名驚四海的人物也不在少數。而像蔡鍔、毛澤東、蔡和森這樣改天換地的英雄哪怕只出一個,也會讓這座庭院光耀千秋。1926年,歷經數次變革的岳麓書院成為湖南大學第一院,校長胡庶華以“忠孝廉節、整齊嚴肅”八字為校訓,用岳麓書院傳統文化和西方科學技術培養學生。1937年國民政府在進行全面考察的基礎上,升湖南大學為國立大學。1950年毛澤東為湖南大學題寫校名。在岳麓書院的大門兩側,懸掛著一幅流芳百世的著名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就是這幅令湖南人倍感驕傲和自豪的對聯,道出的是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
  
    千年講壇為新文化開道。南宋干道3年,朱熹赴岳麓書院,與書院主教并排坐在講堂之上辯論“中庸”之道,實現了岳麓書院歷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偉大的一次會講論學,史稱“朱張會講”,同時也開創了中國書院會講之先河。岳麓書院近幾年來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之路,想將歷史上在這里發生過的會講盛事移接到今天這個時代來,于是“岳麓書院千年講壇”應運而生,當代學者紛紛踏著前人的足跡登壇開講。所幸的是,這些人都抱著萬分虔誠的態度來續寫這段傳奇,并沒有辱沒岳麓書院逾千年來的文化氣質。在這個千年講壇上,他們都以各自特有的犀利稟賦獲得了自由表達的權利,他們的言論也賦予了文化學術以及時代生活以逼真的實感。
  
    天心閣尋古
  
    天心閣古城墻為長沙古城墻東南一隅,始于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長沙王吳芮筑城。城墻原為土筑,由漢迄宋,逐次擴展,至元基本成形。明洪武年間(1368-1398),長沙守御指揮邱廣營建長沙城垣,將土城墻改用石基磚砌。清順治十一年(1654),洪承疇駐節長沙,拆運明藩王府磚石修筑城墻,使長沙“城池崇屹,甲于他郡”。清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攻占長沙后,撫臺駱秉章、毛鴻賓、惲世臨、李翰章、劉琨等先后對天心閣段古城墻著力加固,設炮臺9座,并增建月城,使古城墻成半環拱式內雙城格局。辛亥革命以后,長沙城墻被拆除,筑環城公路,天心閣及其所在城墻因屬古城勝跡,被保留下來。1924年,趙恒惕主湘政,對閣宇進行全面整修,增建軒、廊與主樓相連,形成完整格局,并以天心閣為主體辟公園,對游人開放。1938年,天心閣及園內建筑群盡毀于“文夕大火”。1985年,湖南省、長沙市人民政府撥款進行再修,既保持主閣的原貌,又參照古岳陽樓,增建了兩座兩層的輔閣,像鵬鳥的主體和兩翼。三閣以通廊相連接,渾然一體。今存天心閣古城墻,長226.2米,高13.4米,頂面寬6.1米。
  
    天心閣之名據傳源于星象之說,因這里地形高峻,星象家認為地脈隆起,為文運昌隆之祥兆。因此在此地修建“觀星象、祭天神”的靈臺,故天心閣最初也叫“天星閣”。豈料,天心閣因其險要高峻,基址占著全城最高的地勢,加之坐落在百尺城垣之上,成了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數千年來,戰火頻繁。先是1636年(崇禎九年)臨武、藍山礦工起義軍攻打長沙,致使城樓盡毀。繼之1645年(崇禎十六年)8月張獻忠農民起義軍攻克長沙,將占據大半個長沙城的吉王府悉數焚毀,接踵而至的是南明將領左良玉燒殺掠搶更甚于前,城中居民備受兵燹之災,苦不堪言。1647年(順治四年)清兵進入長沙,所到之處“城中仍無一久居之民,初入城,一望沙場而已。偶有茅屋三、四家,席門俱無,男婦雪中袒跣,并無臥病榻衣被之屬。”1852年(咸豐二年)太平天國西王肖朝貴率先鋒部隊圍攻長沙,誤把天心閣作為攻克長沙的主要障礙,在天心閣旁挖掘地道,多次埋設炸藥,雖使城垣與閣樓千瘡百孔,損毀嚴重,然最終未能進入城池一步。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后,日軍繼續南犯,國民黨的“焦土抗戰”將千年古城付于一炬。
  
    “登天心而知長沙”,雄居長沙古城制高點的天心閣,自漢代筑城起至今,已悠然跨過兩千余年歷史。風雨滄桑,古閣依然;史話傳奇,源遠流長。
  
    魏源故居
  
    魏源故居位于湖南邵陽隆回縣司門前鎮學堂灣沙洲上,總占地面積約2300平方米。1794年,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史學家和文學家、被毛澤東稱為“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誕生在這里。魏源故居于1983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定為湖南省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11月,魏源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右邊橫著一座小樓,上下各三間,門窗格局古樸,樓上鑲著一副對聯: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間。魏源小時候就在這樓上讀書,很少下樓。“偶爾下樓,家追咬”和“讀書入了迷,粽子蘸墨吃”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座樓上。如今,樓上的一切如舊。講堂的桌凳仍擺得整整齊齊,只是人去樓空。師塾和魏源的臥室一字排開,遺物尚存,讓人想起席間夫子一句“柳絮飛來片片紅”引起滿座嘩然,學生智出“夕陽反照桃花岸”為之解窘的逸聞趣事。魏源學習時用過的那個背面鐫有“墨有寶,書有香,一畝田,足稻粱”的硯池和一塊刻有“文生于情有春氣,興之所至無古人”的壓書竹片,聽說已被收藏,臥室陳列的墨硯和刻著“學而時習之”的鎮紙是代之而設的。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張古式屜桌和桌上那盞桐油燈,無不露出歷經滄桑的痕跡和色彩。許是“墨有寶書有香”的緣故,誘得老鼠把桌子的抽屜啃出兩個拳頭大的,像歷史的一雙察未來的眼睛。聽說,魏源一向“寡言笑,鮮嗜欲,雖嚴寒酷暑,手不釋卷;至友晤談,不過數刻,即伏案吟哦……”因此,他積累了淵博的知識,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終于在學術上別開生面,好友龔自珍曾贈他一副對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綜一代典,成一家言。”我想,魏源最值得人推崇的是:  “力學敦品,尤篤內行,其學務有用,不托空談,往言之數十年以前,而驗之數十年以后……”不是么?他身負濟世之才,一生為改革而呼號,著書47部,卷幀浩繁,成為我國近代史上杰出的愛國主義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他生前遭遇坎坷,但其思想觀點卻影響巨大而深遠。不說成了戊戌維新的先驅,就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與我國推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仍然驚人地吻合,閃耀著光照未來的異彩!
  
    湖南的寺廟建筑
  
    湖南寺廟建筑因湖南佛道文化的繁榮而發展,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筑體系。
  
    中國自古就有自然崇拜、多神信仰的傳統,設壇臺供露天祭祀,立廟宇為室內祭祀。在湖南各府、州、縣也曾有社稷、先農、神祗等壇,并形成定制。南岳自隋代定制衡山,唐初正式建南岳“司天霍王廟”,自此以后各代屢加封賜,歲時奉祀,形成龐大的宮殿式南岳大廟建筑群,至今保存完整。
  
    湖南寺廟頗多佛道雜神同出,名山勝地往往道觀、佛寺以及書院并存,如南岳衡山、長沙岳麓山,既是宗教文化中心又是書院文化中心。同時,改觀為寺、改寺為觀或寺觀改書院、書院又改寺觀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因此,佛寺、道觀、祠廟在建筑式樣上并無重大差別。
  
    湖南寺廟建筑布局一般采用縱向中軸對稱、院落天井組合的傳統形式。佛寺有少數建塔的。現存佛寺較大者有多進山門,縱深依山而上,在城鎮的則緊湊密集,較小的幾乎與民居無異。道觀一般規模較小,不設鐘鼓樓之類,更接近民間建筑。城隍廟及較大的民間廟宇則多位于城鎮,設置戲臺于前部,成為公共活動的場所。
  
    湖南寺廟建筑,往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適應氣候條件和人們的生活特點。無論對自然環境的選擇結合、建筑群體空間的有機組織、建筑形象的塑造表現,以及裝飾裝修的重點處理,既繼承了中國獨特的建筑體系特征,又不完全拘泥于統一的法式成規,既融匯了南方建筑的特點,又表現出湖南地區間、民族間靈活多樣性的手法,為湖南傳統建筑增添了新的類型,豐富了造型藝術,開創了新的風貌。
  
    炎帝陵祭典
  
    炎帝陵祭典是由千百年來世代沿襲的炎帝陵祭祀活動所形成的祭祀民俗。
  
    炎帝神農民是我國上古時代杰出的部落首領,是中國農耕文化的創始人,生活于原始社會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時代,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炎帝帶領原始民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和實踐中,創造了豐碩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為中華文明的發軔和中華民族的形成準備了最初的物質、文化基礎,與黃帝軒轅氏一起被并尊為中華民族始祖。
  
    據史料記載,炎帝神農氏遍嘗百草,為民治病,曾“日遇七十毒而不輟”,終因誤嘗斷腸草而“崩葬長沙茶鄉之尾”,即今炎陵縣城西1 7公里處的鹿原陂。此后,華夏兒女世世代代運用多種祭祀方式祭奠炎帝,緬懷民族始祖的豐功偉績。
  
    炎帝陵祭典分為官方祭祀和民間祭祀兩種。民間祭祀始于夏,官方祭祀見(與現同意)于周,帝王祭祀起于唐而興于宋。至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太祖詔命“建廟陵前,肖像而祀”,隨之遣官詣陵致祭,并“三歲一舉,率以為常”,成為定制。此后,元、明、清各代祭祀活動從未間斷,明代達15次,清代達58次。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炎帝陵祭典”已成為一個涵蓋音樂、舞蹈、文學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文化載體。2006年5月,炎帝陵祭典順利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炎帝陵祭祀方式包括文祭、物祭、火祭、樂祭、龍祭等,其中龍祭最具特色和獨創性。如今,炎帝陵祭典龍祭的種類和表現形式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既有獨具炎陵特色的三人布龍和火星龍,也有代表56個民族的56節長龍、代表5大洲華夏胄裔的5色龍;既有蘊含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反映炎帝重八卦生太極的陰陽八卦龍,也有表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現代競技龍、人龍、飛龍、荷花龍、“九龍盤柱”等現代龍舞形式。舉行龍祭時,寓意24節氣的24節令鼓和神農鑼鼓、南北獅也一同登場,盡情演繹源遠流長的炎帝文化,展現華夏兒女堅忍不拔、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