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动画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黄网站色成年片大免费软件_放荡的情妇

城市概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概況——地理環境(五)

更新時間:2018-03-19 12:07:57 來源:aniluna.com 編輯:okzjj.com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第五節 名勝古跡

  湘西自治州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她鑲嵌在中國西南云貴高原余脈的武陵山區之中。這里山奇水美,歷史文化深厚,民族風情濃郁,名勝古跡尤多,為湘西旅游業的開拓與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

  一、風景名勝

  根據國家旅游資源分類、調查,湘西自治州擁有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遺址遺跡、建筑與設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動等8個主類旅游資源,共計133個名勝區。其中五級旅游資源7個,四級旅游資源17個,三級旅游資源17個,二級旅游資源31個,一級旅游資源61個。僅國家級名勝區,就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個(永順猛洞河、吉首德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永順小溪),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鳳凰南華山、永順不二門),國家地質公園2個(鳳凰八公山、天星山、三門,古丈紅石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座(鳳凰),全國歷史文化名鎮1座(里耶),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溪州銅柱、老司城、里耶戰國古城遺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1個(塔臥),國家工業旅游示范點2個(酒鬼工業園、老爹工業園)。重點名勝區有鳳凰景區,含鳳凰古城、南方長城、奇梁等;猛河景區,由王村、老司城、不二門、猛河和小溪原始次生林五大部分組成;德夯景區,含德夯苗寨、大、小龍瀑布等;棲鳳湖景區,包括棲鳳湖、坐龍峽、紅石林等;烏龍山、里耶景區;塔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酒鬼工業園——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花垣茶邊城景區等(詳第九章“旅游”)。

  二、人文古跡

  (一)古遺址遺跡

  在州境瀘溪上堡、白沙、浦市,花垣茶,保靖拔茅、龍溪、清水坪,龍山里耶已發現舊石器文化點13處,位于沅水與酉水及花垣河河岸一二級階地。采集石器標本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核、石錘、尖狀器100多件,屬舊石器中、晚期文化遺存。這說明早在10萬年前,州境就有原始人類從事采集和漁獵生活。在瀘溪浦市,保靖拔茅、梅花、復興,龍山里耶,吉首萬溶江,鳳凰新場等地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1處,出土文物有石器和陶器,還發現有燒陶爐,采集有人頭蓋骨、人牙、豬牙及獸骨化石。屬“大溪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這反映在六七千年前,境內已出現原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

  據統計,商周至漢代時期的文化遺存,州境共發現215處。其中吉首36處,瀘溪24處,鳳凰5處,古丈3處,花垣40處,保靖43處,永順40處,龍山24處。代表性的有保靖拔茅瓦場商代文化遺址、永順不二門周代穴遺址、保靖四方城春秋戰國至明清兩千多年的文化遺存、龍山里耶戰國古城等。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鐵器、網墜、卜骨等。在四方城發現戰國時期糧窯1處,面積16平方米,遺物有稻谷、高梁、粟、豆類及核桃等。特別是里耶秦簡牘的出土,是21世紀中國考古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州境發現的商周至漢代時期地下遺存,其文化一方面表現出受到庭湖西北岸和澧水下游同時期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

  (二)古建筑

  古城古鎮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古城,全國歷史文化名鎮里耶,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順老司城。省、州級的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有鳳凰縣黃絲橋古城、吉首市乾州明清古建筑群、花垣縣吉衛鎮老衛城、瀘溪縣浦市鎮、永順縣王村鎮、花垣縣茶鎮、鳳凰縣黃合鄉舒家塘村、古丈縣紅石林鎮老司巖村、永順縣列夕鄉芷州村等。

  苗疆邊墻  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另說是明萬歷年間,有待進一步考證),至清嘉慶年間,300年中歷經4次大規模的修筑,一條蜿蜒于貴州銅仁、湖南鳳凰、吉首、花垣、古丈、保靖等縣境內的軍事邊墻修筑工程才得以完成。為對邊墻進行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2000年,古建筑專家羅哲文等13位考古工作者歷時36天,行程780余公里,發現各類遺存506處。其中古城址3座:鳳凰古城乾州古城、花垣吉衛老衛城;古城堡11座,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是鳳凰黃絲橋古城堡;古屯堡130座,保存較好的有鳳凰舒家塘古屯堡等;哨卡47座;碉樓310座;關門1座;古堡寨4座。另有邊墻85段,計長13185米。

  寺廟

  祖師殿  位于永順縣麻岔鄉老司城村。后晉天福二年(937)建(待考)。占地面積582平方米。中軸線上自西向東依次有祖師殿、皇經臺、過亭、玉皇閣等,保存完好。1959年公布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觀音巖廟位于永順縣城南1公里許。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嘉慶十六年(1811)擴建。占地面積500平方米。1991年維修,保存完好。

  乾州文廟位于吉首市乾州城東北。清雍正十一年( 1733)建,乾隆六十年( 1795)毀于戰火,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修。占地面積1668平方米。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有月池、拱橋、前殿、后殿,兩側有耳房。2002年公布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他較大的寺廟有龍山太平山寺、永順大龍村文廟、鳳凰廖家橋天王廟、保靖遷陵萬壽官、龍山民安南岳宮、吉首乾州太虛寺、永順王村天主堂、龍山民安東岳宮、瀘溪天橋山庵堂、古丈天橋山觀音庵等。

  書院

  潕溪書院 位于吉首市東郊峒河北岸螯魚峰上,現為吉首大學民族師范學院。明正德八年(1513)在此初開蒙館,清乾隆三年(1738)設立義學,乾隆三十八年(1773)擴建,乾隆六十年毀于戰火,嘉慶十二年(1807)重建,咸豐十年(1860)再次毀于兵禍,光緒十八年(1892)再次重建。書院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門、講堂、先師殿等。

  三潭書院 位于鳳凰縣吉信鎮。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有照壁、正殿及廂房。2002年公布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橋

  風雨橋 龍山縣洗車鎮新建村洗車大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為石拱木廊風雨橋。橋墩高9米,橋長43.3米,寬4.9米,長廊為青瓦雙坡頂。布局嚴謹,建筑技藝精湛,具有濃郁的民族與地方特色。1954年維修,現保存完好。另有風雨橋如瀘溪縣榴坪鄉碧溪風雨橋、龍山縣興隆鄉興平風雨橋、永順縣砂壩鄉白竹山風雨橋、吉首市城南小溪橋等。

  石拱橋保靖縣大妥鄉毛家壩村才逢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04)。半圓拱單拱石橋,拱高8米,橋長13.5米,寬4.4米。保存完好。較大的石橋還有保靖縣清水鄉萬古橋、大妥鄉和平橋等。

  能灘吊橋位于瀘溪縣洗溪鎮能灘村武水支流能灘河上,為湘川公路橋。1937年3月開始施工,1938年5月建成通車。該橋為鋼質鏈條式吊橋,兩條懸索重30多噸,各長82.08米,跨徑80米,高20米,橋面寬4.5米,載重標準10噸。為中國最早修建的公路鋼鏈吊橋。

  塔

  龍山鐘英塔  位于龍山縣民安鎮寶塔村。清道光十九年(1839)建。為八角七級樓閣式磚石木結構,高30米,底層邊長12米。每層開4窗,有圓形、扇形和半圓形。塔內可拾級而上至最高層。保存較好。

  永順培英塔位于永順縣不二門東寶塔山頂。系清道光年間永順知府楊鎮南有感永順文人稀少,故建此塔,取名“培英”。為樓閣式漢白玉石料空心八角塔,七級,高10米,底徑7米。保存較好。

  現存的塔還有保靖縣龍溪鄉鐘靈山寶塔、永順縣車坪鄉鐘靈塔、永順縣石堤鎮寶塔山寶塔、古丈縣斷龍鎮王家寨石塔、吉首市社塘坡鄉九龍溝塔等。

  坊

  州境牌坊多為節孝坊,一般用花崗石砌筑。現存牌坊主要在永順縣,有石堤鎮牌樓村三拱橋牌坊、縣城萬壽宮石坊、不二門洗心池貞節牌坊、不二門溫泉貞節牌坊、車坪鄉高氏牌坊、車坪鄉貞女彭明桂牌坊等。

  銘刻

  溪州銅柱后晉天福五年(940)楚王馬希范鑄。銅柱中空,內實鉅錢,上覆蓋銅頂。清中葉,頂蓋與銅錢被盜。柱高3.98米(現殘高3.3米),呈八棱柱體,邊寬0.15米,銅質,重約2500公斤。后晉陰刻銘文豎41行,2100余字;宋代續刻490余字,銘文總字數2613字。內容記述溪州刺史彭士愁與楚王馬希范罷兵盟約事。銅柱原立于下溪州故城(今會溪坪野雞坨),經幾次遷移后,現立于永順縣王村鎮“湘西民俗風光館”內。1961年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研究湘西歷史的重要文史資料。

  誥封明故太淑人彭母墓志銘  墓志1合,明嘉靖壬午年(1522)秋陳金撰文,宋綸抄刻。墓志在今永順民俗博物館,一面有字,碑面80cm×78cm,面刻75cm×73cm,陰刻楷書48行。斜破為兩塊。碑記彭氏系保靖兩江口長官司長官彭武次女、永順宣慰使司彭顯英之妻。太淑人勤婦道,楷范嚴明。生子世麒、世麟,秀異過人,先后襲職,建功朝廷,皆封將軍,并向明王朝獻大楠木400余根。該墓志史料豐富,對研究湘西土司史有史料價值。

  永順宣慰使司彭氏祠堂碑記  石碑1通,明萬厲十九年(1591)四川重慶江津縣陳一能撰文,佚名抄刻。記彭氏土司建立祠堂事。碑記自明高皇帝統一中原,敕彭氏都永順,傳襲多
代,至彭顯英止尚未建祠專祀,而戶祀之,非不伊然尊也。從彭明輔起謀劃建祠,到彭元錦時建成,得以“奉列像祠”,宣揚忠孝,“睦鄰仁族以結人心”,勒石刻碑,啟佑后人。對研究湘西土司歷史與文化有參考價值。碑在今湖南永順麻岔老司城村。一面有字,碑面229cm×38cm,面刻224cm×30cm,陰刻楷書49行。保存完好。

  八部大王廟廟聯  清乾隆二年(1737)佚名撰文抄刻。聯云:“勛猶垂筒篇馳封八部,靈爽式斯土血食千秋。”此碑對研究湘西土家族源流有參考價值。碑在今保靖縣拔茅沙灣八部大王廟遺址。碑面120cm×16cm,面刻120cm×16cm,陰刻楷書。碑已殘損,所幸碑文可辨。

  其他重要銘刻有永順縣老司城宣慰彭宗舜昭勛碑、宣慰彭泓海德政碑、彭世麟墓志銘、老司城銅鐘銘、誥封昭毅將軍升云南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永順縣不二門石刻、龍山縣茅坪鄉復興村向氏族源碑、鳳凰縣落潮井安撫苗民碑等。

  (三)革命遺址遺跡

  辛亥革命復漢流血義士冢及紀念碑位于鳳凰縣沱江鎮,民國三年(1914),為紀念光復鳳凰流血犧牲的義士而建。

  紅軍十萬坪大捷指揮所舊址位于永順縣萬坪鄉毛家壩寨口的同化客店,一棟兩進二廂的四合院,木質結構。1934年11月,賀龍在此指揮紅二、六軍團在十萬坪設伏,殲敵1萬人,俘敵200人。2002年,指揮所舊址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川黔邊省革命委員會舊址——永順塔臥位于永順縣塔臥鎮。1934年12月16日,中共湘鄂川黔邊省委、省革命委員會、省軍區機關從大庸遷至永順塔臥,設于丁家院子、雷家老屋和雷家新院等處。1985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川黔邊省革命委員會舊址——龍山茨巖塘位于龍山縣茨巖塘鎮。1935年5月,湘鄂川黔邊省革命委員會遷至茨巖塘。現保存有永、龍、桑革命委員會舊址,紅軍醫院舊址及永、龍、桑革命委員會書記方憲儒烈士墓等遺跡。199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中國成立后,在永順塔臥修建了湘鄂川黔革命烈士紀念塔,在永順縣城修建了湘西剿匪革命烈士公園,以紀念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流血犧牲的烈士。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